
株洲高新區成立于1992年5月,同年12月經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級高新區,天元區建區于1997年8月,兩區于2000年底進行職能歸并、效能整合,實行統一領導體制、統一財政體制、統一機構設置、統一人事管理。株洲高新區(天元區)現轄4個街道、3個鎮,總面積328平方公里,常住人口47.8萬人。2021年,株洲高新區營業收入、技工貿總收入分別突破3000億元、2900億元。天元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512.6億元,增長8.3%;規模工業總產值697億元,增長14.1%;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4.3億元,增長14.5%;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80.57億元,地方收入完成47.79億元,地方稅收收入完成40.42億元,地方收入中稅收占比為84.58%。
動力產業撐起發展脊梁。株洲高新區是株洲?中國動力谷的核心區,實行“一區三園”的發展格局,下轄田心高科技工業園、董家塅高科技工業園、河西示范園。田心高科園主要布局軌道交通產業集群,董家塅高科園主要布局航空航天產業集群,河西示范園主要布局新能源汽車、新能源裝備、新材料、電子信息產業集群,實現了產業錯位發展、高度融合。先后榮獲“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區”、國家級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示范區、中國先進制造業百強園區等10項國家級榮譽。
人才戰略激活創新資源。株洲高新區具有突出的創新能力,入選“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區”,獲批全國雙創示范基地,創新發展綜合能力位居全省園區第二位。全球首列虛擬軌道列車在這里問世,12米純電動智能駕駛客車在這里首發?,F有國家級研發平臺30個、省級169個,孵化器(眾創空間)39家,院士工作站(點)9家。擁有各類人才14萬余人,其中國、省級科技創新人才33名,動力谷專家人才庫專家856名,獲評2021中國年度最佳引才城市(縣區)。
改革創新優化營商環境。構建起涵蓋產業、創新、人才等方面的高質量發展政策支撐體系,搭建起較為系統的基金投資體系,園區+產業+資本不斷融合。加快行政集中審批改革,率先推進“證照分離”試點實施,大力推行“兩集中兩到位”,實行“中心之外無審批”,工業投資項目開工前審批時限控制在40天內,93%以上事項實現“最多跑一次”。動力谷大廈、文體中心、專家公寓等配套陸續投入使用,神農湖、栗雨湖、萬豐湖先后高水準建成,生產生活配套日趨完善。
民生優先繪就幸福畫卷。加大民生投入,城市更新有序鋪開,交通暢通工程等“五大行動”全面推動,廁所革命深入推進,南部鄉村加速振興。全面小康社會率先建成,實現程度保持全省前十。社會保障實現城鄉全覆蓋,養老服務、特殊群體救助等體系更加完善;每年新增5000個以上優質學位,成功創建“全國義務教育基本均衡先進區”;全面建立區域醫療聯合體,優質醫療資源不斷向基層和企業延伸;持續推進文明城市建設、平安天元建設,連續多年獲評“省文明城區”、“省平安區”,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。
責編:王珈
來源:株洲高新區(天元區)融媒體中心
株洲日報丨株洲高新區: “四證齊發” 僅用24小時
湖南日報丨構建三級經辦服務體系 天元區打造“15分鐘醫保服務圈”
株洲新聞聯播丨外防輸入 嚴把高速高鐵入口“第一關”
株洲日報頭版丨株洲高新區:龍頭企業帶動產業鏈轉起來 232家規上工業企業復工復產
新湖南丨天元區構筑戰“疫”堅強后盾
紅網丨天元社會宣傳有高招 疫情防控“聲”入人心
株洲日報頭版丨天元區戰“疫”一線直擊
株洲日報丨拾級而上啟新程 鼓勁揚帆開新篇————株洲高科集團深化改革系列報道之新高科·興產業
下載APP